5件专利助他敲开职场之门

  在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今天,一名面容受损和右手残疾的大学毕业生,凭借着在校期间获得的5件专利以及百折不挠的意志,成功敲开了自己的职场之门。

  这名大学生叫赵法灿,来自山东省菏泽市一个贫困家庭。2005年,赵法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学院,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然而,4年之后,要离开学校走进职场的他,才深切地体会到,10几年前的那场火灾使他的求职之路异常艰难——

  去年春节前,有七八家公司来山东建筑大学招聘。赵法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递上了自己的简历,但却被拒之门外。此后,他和同学一起又参加了多场招聘会,但每次都是“无果而归”,而同学却陆陆续续接到了面试通知,一个个将自己“嫁”了出去,只有他,试了一次又一次,依然“独守空闺”。

  “那段时间,一个面试的机会都没有,情绪非常低落。看到同学一个个找到工作,就觉得自己有身体上的劣势特别倒霉。”回想起那段痛苦的经历,赵法灿至今仍感慨不已。

  赵法灿所说的“身体上的劣势”与10几年前的一场火灾有关。1997年冬天,因为家里穷,全村人都用上了电灯,只有赵法灿家还在用煤油灯照明。“煤油灯没油了,我就往煤油灯里倒油,但是由于灯芯是燃着的,刚倒出来的煤油沾到明火后,爆成一个火团直接扑到了我身上。”由于身上大面积烧伤,他在医院里昏迷了5天5夜,在住院近2个月后,东拼西凑借来的8万多元钱被花得一干二净,家人实在借不到医疗费了,无奈中,他只好被迫出院。由于出院时伤口并没有完全愈合,最终导致了现在的满脸疤痕。

  忆及往事,赵法灿的脸上流露出淡淡的忧伤,继而,他微笑着对记者说:“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其实这件祸事也是对我的一个磨练。忍受了近半年的伤口疼痛后,我比同龄人更多了一份对生活的理解,此后的一切困难都显得微不足道。是苦难,让我在生活中学会了百折不挠。”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当赵法灿为求职感到迷茫和困惑时,在同学的建议下,赵法灿亮出了自己的法宝——大学期间获得的5件专利,并以此顺利开启了职场之门。前不久,赵法灿已与淄博一家颇有名气的医疗器械公司签了工作合同,担任机械工程师兼英语翻译,而此公司正是看中了他爱动脑筋和善于创新。与此同时,还有6家单位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满脸的伤疤和残疾的右手,给赵法灿带来了苦闷,但同时也是他拼搏进取的动力。在校4年间,赵法灿申请了6件专利,其中5件已获得专利授权。在2007年8月举行的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上,他凭借“热水器智能型节水温度控制系统”和“新型可旋转多功能液压铲斗”,获得2项省级二等奖。2007年10月,他参加了“星科杯”山东省机器人大赛,并凭借“工程机械多功能机械手”获得三等奖。2008年8月,在山东省日照市举行的“五征杯”2008山东省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中,他以“新型焊接用防护帽”获得一等奖。此外,2008年,他还获得山东建筑大学“第一届十大自强不息优秀学生”称号,入围2008山东建筑大学年度人物20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候选资格。而今年,赵法灿更是成为“2008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百名候选人热门人物之一……

  属于他的殊荣太多太多,而谈及这些,赵法灿却很低调:我的发明都是些小玩意儿,全靠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有了想法就记下来,然后尝试着动手试验。

  “一个挺有天赋的孩子,经常能冒出些新的想法”,机电学院辅导员朱新筱这样评价赵法灿;“一个让我肃然起敬的学生”,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学院团总支书记秦广久这样称赞赵法灿;“在我们机电学院学生的眼中,他绝对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认识赵法灿的同学这样评价他。

  当记者问及催他奋进的力量是什么时,赵法灿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父亲对我的影响最大,“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父亲一直拿这句话激励我。在我处于最低谷时,残缺的阴影一直困扰着我,使我萌生过放弃自己的念头,是父亲的鼓励让我鼓起勇气,咬牙挺了过来。

  “我的弱点似锁链,从头到脚锁住了我,让我失去了重生的自由;我要粉碎锁链,不论它是否像钢铁般坚硬,我都要击碎它,我也能击碎它,因为我知道怎样击碎它,那就是:让自己比钢铁还坚硬。”赵法灿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上海专利律师网 » 5件专利助他敲开职场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