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抄袭纠纷频现 专利何时被保护

  近日,聚集了卖场、知名家具品牌、行业协会、学院教授、政府官员以及法律界人士的“家具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指出,在企业灵活运用法律手段、行业联手的同时,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实现“知识产权保护”。

  案例抄袭、侵权纷争频现

  梳理近年来家具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事件,刨去大品牌被小作坊抄袭,更让人震惊的是发生在“大牌”与“大牌”间的对决,除了抄袭,家具行业遭遇的另一个知识产权保护即是商标纷争。

  在中国家具发展的历程中,抄袭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词语,有人笑称是“国内抄国外,小牌抄大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长期困扰行业的问题,抄袭外观设计的现象在行业内常有发生。行业早年的发展历程就是尽快把国外产品发展成为国内产品家具很少有技术专利,大多是外观专利,而且外观模仿起来不难,所以设计得好的样子,经常被抄袭。而另一个客观原因是,当厂家设计出好的款式产品时,往往需求很大而产量不足,其他的厂家就会模仿推出同样的产品来。不过,行业在进步,最近两年用法律的方法解决知识产权问题已经有了先例,各大展会也都有保护知识产权的投诉点。

  电商新侵权形式频现

  随着近些年电商的迅猛发展,家具行业的侵权也出现了很多的新形式。在网络销售平台上出现了不少小作坊形式,不知道他们的工厂在哪儿,只在销售平台上销售,这些小工厂抄袭企业产品,当组织诉讼时,小作坊已经注销了,导致企业无法维权。在电商搜索中会出现很多其他类似商标品牌,甚至有很多小企业以抄袭速度快而感到自豪。

  大品牌抄袭具破坏性

  与小作坊的无处追寻相比,一些大品牌的抄袭更让原创企业愤怒。在抄袭现象中,小品牌的抄袭并不能迅速产生影响,反倒是一些大品牌的抄袭对原创企业伤害很大。行业内真正研究设计的很少,更愿意抄近道,而有些大企业越来越多的走抄袭路线,这让人倍感无奈。这些具备一定研发能力的大品牌有相当的规模和渠道,其抄袭产品的速度有时甚至超过了原创企业的推广速度。

  而当原创品牌与抄袭品牌在渠道发展方面发生重叠“共处一室”-同在一家卖场的时候,这种伤害尤为明显,不仅影响销售,还伤害品牌。有的不仅抄袭外观,还会抄袭工艺,时间一长,会与原创越来越接近,这个时候会反咬原创品牌一口。抄袭者的“口头宣传”对品牌的伤害是最致命的,这对整个行业的诚信和发展都是一种莫大的破坏性影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上海专利律师网 » 家具抄袭纠纷频现 专利何时被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