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遇到危机时,无非有两种本能反应:一是逃避问题;二是勇敢面对问题,寻找出路,巧妙化解。专利问题亦是如此,当一个企业遇到专利问题时,不妨积极探寻化解之道,如果避而不谈,有时反而会让企业陷入更大的危机。
重庆博腾制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市前期被公众质疑的专利问题即是一个典型案例。据媒体报道,此前曾宣布暂缓发行的博腾股份,于2014宣布重启发行,随后进行网上申购。
作为一家提供医药定制研发生产服务的企业,博腾股份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艾滋病药地瑞拉韦的两种医药中间体。但就在网上申购的前几天,有媒体调查发现,地瑞拉韦的化合物专利早在2012年就已经到期,这两款产品的销量与利润都已经开始下滑,地瑞拉韦的制剂专利也将在2015年到期,这就意味着地瑞拉韦的利润空间已经在缩小,且制剂专利到期后,地瑞拉韦的利润空间将进一步压缩。然而,博腾股份却并未向公众提供专利到期的相关信息。
作为药物的中间体,其利润率与药品的利润率通常是正相关的。在化合物专利到期后,其他的药企可能通过迂回的手段制造较为相似的产品进行销售;当制剂专利到期后,其他的药企就可以生产仿制药。更为严峻的形势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于2013年临时批准了另外两家药企生产同类地瑞拉韦产品。
针对博腾股份的做法,有律师表示,在进行网上申购之前,上市公司可以补充和更正漏报的相关信息,但博腾股份却并未付诸行动,反而遮遮掩掩。
笔者认为,博腾股份此次遇到的专利问题并不是无解的,而是博腾股份缺乏专利意识,未能充分把握应对专利问题之道。
首先,针对地瑞拉韦的化合物专利到期问题,博腾股份应向公众开诚布公地承认此事。地瑞拉韦的化合物专利已经于2012年到期是不容回避的事实。不过,笔者进行专利文献检索发现,强生公司关于地瑞拉韦的相关专利有10件左右, 2014年至2026年还有若干件专利陆续到期。正是因为专利有保护期限,企业才会不断研发新技术,推出新产品。
第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另外两家药企生产同类地瑞拉韦的做法在医药领域内经常出现。临时批准是指在药品相关专利独占届满前,仿制药品准备上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向申请人发放的暂定批准函。只有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利失效或专利问题得到解决时,仿制药产品才会得到最终批准。临时批准不允许申请人把仿制药产品推向市场,专利到期后即可进入公有领域,这种做法可以有效保护公共利益。
第三,最为关键的是,药物专利到期和临时批准其他药企生产仿制药品将使强生公司的竞争压力增大,但是对于博腾股份来说并非全是坏事,甚至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如果其他公司生产的此类药物上市,则使市场竞争加剧,而地瑞拉韦的价格则会下降,地瑞拉韦的需求量也将增加,并涌现出一批新的生产企业。对于生产中间体的博腾股份来说,如果抓住机会,与更多的厂家建立合作关系,也许会使博腾股份的生产量增加而不是减少。因此,这给博腾股份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更大的机遇。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博腾股份来说,专利到期事件有利也有弊,只要博腾股份沉着应对、冷静分析,未尝不能找到化解之道。当然,也不排除该公司其实并非是一家专注于医药行业的企业,其对于医药行业专利竞争不熟悉,而是另有隐情,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那就得另当别论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上海专利律师网 » “遮羞”反被“遮羞”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