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奇虎专利总监黄晶和国知局卢学红合著的《专利凶猛》已经一个多月都没有按作者指示写读后感,有些诚惶诚恐。不过为了写的不离谱,我把书看了三遍。感情故事不好说,书里的专利故事基本都是写实的。很容易猜到书里提到的方圆公司是指方正,三石其实是三星,环科是朗科,男主角混迹的华亚原型是黄晶同学呆过的华旗,而环科和华亚围绕优盘展开的一系列专利和商标纠纷当然是朗科和华旗之间U盘大战的写生。我甚至怀疑书中提到代理朗科的那位还算抗打的眼镜男就是如今在深圳专利圈呼风唤雨、朋友圈人见人黑的老胡。其实我不太习惯小说里弯弯绕的称谓,故事里的A城当然是北京,那为什么不直接说呢?中国影视和文学都喜欢避讳,特别反腐剧从来都发生在滨海市之类子虚乌有的地方。人家好莱坞就豁得出去,不管科幻、动作还是恐怖片里动不动就是白宫给围了总统被绑了华盛顿挨炸了,自由女神在数不清的桥段里从不同角度非常专业的直挺挺倒下。想想也能理解,这些在美国没人当问题的镜头在中国就叫政治问题,所以多一些理解吧。
专利凶猛实际是一部当成小说写的宣传专利的教科书。开始读时有些惊讶于故事元素之丰富,贯穿主线的不仅有全球范围的技术博弈、市场竞争和诉讼谋略,还有男女主角皇天昊和王晓钰的情感沉浮。猜测这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戏份是作者之一卢学红的创意,另一位作者黄晶更多主笔一连串从国内市场到国外展览会、从A城法院到汉诺威警察的故事。男女主角和小女生陈欣间穿插的那段若隐若现的情感为这部用专利做武器的动作片平添亮色,不过这段剧情本可多一些挖掘。故事里皇天昊和王晓钰在分手多年后有一段机缘巧合的合作,但戏剧往往借冲突而纵横铺开,如果剧情是从对立发展到携手会给人更多想象空间。另一点遗憾的是包括情感故事在内的主要脉络在高潮前突然随小说而结束,尽管猜的出是为续集做铺垫,依然给人无果的惋惜。想象了一下读者一口气读完全书后沉思半晌的问道:中国挖掘机技术哪家强?
专利凶猛的一项长处是取自真材实料,这是一部关于老板,关于同事,关于同行,关于感情且关于专利的书,展示给读者一幅包括法律知识、专利技巧、市场谋略、企业管理,还有不同部门之间既合作也有摩擦的所谓办公室政治生动的丰富长镜头。大概只有亲自经历才懂得为什么不少IPR圈内人会认为觉得沟通过能力对知识产权经理人的重要性超过专业能力,也唯有产业或投资实务经验才理解一个创始人、股东和经理人对待企业为什么会有不同心态。知识产权学者和行政主管负责人谈到知识产权战略一般都会援引习主席或克强总理指示来论证一个宏大的理论体系,从企业里打拼过来的知识产权经理人更知道除了激昂口号和逻辑分析外,企业层面的知识产权问题更多取决于老板。喜欢或不喜欢,这是客观事实。男主角皇天昊和华亚老板马兵之间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男主角进入华亚伊始在潜意识中把老板当成兄弟,渐渐发现老板原来就是老板而员工就是员工,兄弟情谊其实只是一厢情愿。故事里的唐总是典型的经理人,坚定贯彻打工为自己的原则,游刃有余地在不同股东面前扮靓业绩争功劳。也许不能说唐总就都是错的,因为唐总正是在老板和员工两元对立的现实生态中适者生存的进化结果。虽然是在IT企业,马兵还是很有传统民营企业老板的气质,尤其表现在无所不在的强势。马老板可以要求员工把所谓企业文化倒背如流,哪怕第一天上班的员工答不上来都要开除;也可以要求员工24小时待命,半夜给员工打电话出考题还要对不满意的答复大发脾气。很多老板习惯性把企业当成私产,有意无意的陶醉于自己创造的神话当中。著名的鸿海(富士康)知识产权负责人周延鹏律师公开表示“台湾很多人做到CEO,都还是非常肤浅,企业行为也非有组织的,而是散漫、任意、任性的。这种CEO我不尊敬”。我很认同周律师的观点。创新企业的管理和,强人文化在民营企业管理中似乎居于正统,但创新产业最需要的不是铁板一块的严格管理,而是对每一个员工的创造力的激发和驱动。包括华为、中兴等传统IT企业都在努力自我革新,海尔尽管没有改变张瑞敏独揽朝纲但也在公司架构的级别进行了很有力度的自组织和多元化改革。马老板这样传承山寨文化的管理风格和创新的命题格格不入,显然会随社会的进步而淡去。
专利之所以凶猛,最根本原因是知识产权所代表的无形资产取代有形资产成为最重要的财富,也成为最有力的竞争工具。专利凶猛完整的描述了一轮又一轮的专利博弈,从法庭交锋、展览会斗智到资本运作。诉讼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固然精彩,作者最希望读者记住的却是精彩背后一次次枯燥的专利检索、挖掘和布局。专利战略是很时髦的大词,究竟什么是专利战略倒是见仁见智。前富士康资深专利工程师杨松城先生说过做好专利挖掘写好权利要求书就是专利战略。道理听上去似乎过于简单却一针见血。我们的男主角在专利复审委和法院所以势如破竹,归功于幕后没日没夜的做检索、写文件。
专利凶猛阐述了很多专利和IT管理的重要经验。专利要上升到战略层面就绝不仅是法务或专利一两个部门的事,而是必须有CEO真正重视且由研发、市场、财务、公关等一体化整合。专利战略只有在专利部门有权领导、多部门紧密协同情况下才可能是真正的战略。不要以为专利部门总是要靠其它部门帮助才能转,很多时候是专利部门在帮着其它部门转,比如书中提到帮助公关解围,帮助研发规避风险和找到产品方向。好了,专利还有很多很多故事,整个创新系统和专利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是相通或一体的。很多人以为成功的创新都非常复杂,看看超薄U盘的例子就知道简单有时才是最好的。但不管简单还是复杂,申请好专利是最好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上海专利律师网 » 专利因何凶猛——读《专利凶猛》